在一起,就可以:开源鸿蒙“圆”梦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11-27   来源:中国医疗网    
字号:

黑夜里,第一盏电灯亮起,文明由此迈入电气化时代;晶片上的数据开始自由奔涌,全世界第一次触摸互联网的脉搏;机器人在学习与试错中不断进化,第一次让我们窥见智能时代的曙光。这些人类文明的“第一次”,既是对旧命题的打破,也是对新未来的作答。如今,随着万物智联时代的来临,一段名为开源鸿蒙的故事正在悄然展开,书写着它对未来的答案。

图片1.png

圆,古往今来都是中国人熟悉而又神圣的符号。它代表团圆、圆满,更承载着“万物归一、衍生万物”的哲思。鸿蒙品牌标识中的圆,同样来自这种情感共鸣,它诉说着“和谐共生、万物互联”的愿景。在11月28日鸿蒙星光盛典先导片《在一起》里面,“圆”作为视觉锚点,用温暖的画面串起不同的行业图景,讲述了科技与人文交织的新篇章。

用“圆”讲述中国故事

为什么是一连串圆形的意象?圆不仅是一种形状,更是一种心境。先导片展现了普通人对不同“圆”的追寻——小浪底水库旁的工程师,在数据中寻找国家能源安全的圆;医院病房里等待生产的母亲,盼望家庭团圆的圆;雨夜球场上奔跑的少年,梦想团队胜利的圆;科研院所中的技术人员,构思“大连一号连理卫星”时,心怀星空的圆……这些各不相同的愿景,都是人们内心的寄托,而它们的实现靠的是“在一起”的凝聚与托举。

先导片的结构也呈现出圆的张力:从起点到寄托、从困境到奋起,再到圆满实现,最后圆环幻化为鸿蒙星光盛典的标识,象征着众人绘制的圆终将汇聚成更大的光环。正如片中所说:“在一起,就能画一个包裹万物的圆。”

开源鸿蒙:在一起的力量

《在一起》不仅是先导片的名字,更是贯穿影片始终的主题。人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会疲惫、会紧张、会跌倒,但当一个人变为一群人,当一双手握住另一双手,力量便开始传递。这种力量不仅来自于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支持,更来自于制度、技术和平台的支撑。在操作系统领域,开源鸿蒙的出现就是一种“在一起”的体现。它打破了封闭生态的壁垒,汇聚了全球开发者的智慧,让每一个贡献都能被看见、被使用。正因为有无数的开发者、伙伴和用户的加入,开源鸿蒙才能在短时间内拓展到千行万业的应用场景。

开源鸿蒙诞生于对数字世界自主可控的追求,它秉持“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开源开放汇聚全球力量,使得原本分散、孤立的个体能够互联互通,共同绘制一个巨大的“圆”。它倡导开发者和厂商一起共建底座、共享成果,鼓励开发者构建创新场景,推动整个产业链合作共赢。正如影片强调的,“我们,在一起,就可以!”。

镜头里的中国案例:开源鸿蒙让科技与人文“在一起”

为了让“在一起”的故事更加具体可感,先导片选取了多个在中国土地上真实发生的案例,作为开源鸿蒙让技术与人文结合的缩影。

智慧矿山与水利:让山与海在一起

在片中的井工煤矿里,无人驾驶矿车在蜿蜒的矿道中穿梭,5G 天线竖立在车顶,操作员坐在数公里之外远程即可操控;无需下矿井,操作员只需轻点手机屏幕,井下设备状态一目了然。这一幕的背后,是基于开源鸿蒙打造的“矿鸿”智慧矿山解决方案。通过分布式调度与实时数据回传,矿山作业人员从高危场景解放出来,安全生产和高效率作业得以兼顾。

图片2.png

由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参与建设的小浪底水库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先导片中,工程师站在水库边,通过手中的开源鸿蒙平板实时查看水文数据。不远处,开源鸿蒙智能物联RTU设备正将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到调度中心,操作人员根据数据灵活调整水量和水位输出,大幅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片中还有温馨的一幕:工程师在值班之余,使用鸿蒙终端与家人视频连线,缓解思念。这既是技术的便捷,也是“在一起”的人情味。

图片3.png

智慧电力与航天:让地与天在一起

在南方电网的操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幕显示的全域物联网平台,远在数公里外的电网设备、发电设施运行状态尽收眼底。这些设备均搭载基于开源鸿蒙的电鸿物联操作系统,它为不同电力设备提供统一语言,实现即插即用、海量数据的互通互联,广泛应用于电力生产的各个环节,提升业务效率和居民用电服务质量。

图片4.png

“大连一号连理卫星”是由大连理工大学设计研制的辽宁省第一颗科研卫星。先导片中研发人员紧盯屏幕,为卫星适配开源鸿蒙操作系统进行反复调试,最终在开源鸿蒙的加持下,卫星的运行性能与可靠性上得到了大幅提升。在卫星升空的那一刻,研发人员彼此搀扶的画面诠释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图片5.png

智慧教育与医疗:让人与人、心与心在一起

长沙雅礼麓谷中学的雨夜球场,教练手持开源鸿蒙平板监测学生的心率和体能数据,及时发现健康异常,守护学生的身心安全;跌倒的足球少年在队友的搀扶下重新站起,象征着校园里“人和人”的连接。

图片6.png

深圳南山区人民医院的开源鸿蒙智慧病房里,孕妈通过开源鸿蒙床旁交互终端实时查看自己的生命体征,感受宝宝在肚子里的胎动;医护人员快速响应异常预警,时刻守护孕妈健康。在医护和家人的陪伴下,孕妈期待着新生命的到来。这一幕是胎儿与母亲“心与心”的连接。目前,开源鸿蒙智慧病房已在深圳南山区人民医院、重庆两江新区人民医院等20余家医院部署,随着这种模式的推广,将有更多患者在智慧化病房里体验科技带来的温暖与安全。

图片7.png

智慧交通:从裂缝中走出宽阔的路

在河北高速承德分公司指挥调度中心,值班工程师轻点控制屏幕,远在数公里外的隧道内通风机、照明、信号灯的运行状态立刻在眼前展开。突遇火情或事故时,系统自动切换到应急模式:警报响起、车道关闭、排风机启动、逃生指示灯点亮,一系列操作通过“一键管控”迅速完成。这背后是基于开源鸿蒙打造的智慧隧道解决方案,通过设备状态感知与智能联动机制,显著提升事故处理效率和隧道行车安全性。目前,这套方案已在河北高速集团、山东高速集团等落地,全国已有11个省份、88条高速公路实现了开源鸿蒙的智慧化改造,覆盖47座隧道、395座收费站,生动诠释了“在一起,就能从裂缝里走出最宽广的路”。

图片8.png

此外,先导片中,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青龙机器人正与研发者做出同步动作,上海嘉强激光加工机器人有条不紊地作业,天津港智慧港口集装箱装配井然有序,深圳地铁列车飞驰而过。这些场景不仅一一展示了开源鸿蒙在具身智能、港口和制造业的广泛应用,更是开源鸿蒙让科技与人文“在一起”的最佳注脚。

展望未来:一起绘制更大的圆

片中的各个案例之所以能落地,离不开湖南开鸿智谷、江苏润开鸿、深开鸿、中软国际、九联开鸿、鸿湖万联、诚迈科技、厦门狄耐克、山东亚华等等众多合作伙伴的支持。开源之路需要更多同行者,开源鸿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种汇聚众力的生态。近年来,通过开放社区和代码仓库,越来越多的企业、高校和个人开发者贡献代码、提交组件,共同维护开源项目。社区中既有资深工程师,也有热衷于技术创新的大学生,还有来自千行万业的一线人员。无论你是企业、开发者,还是普通用户,都可以在开源社区找到自己的位置:贡献代码、参与测试、提出建议或只是使用产品,都是让“圆”越来越完美的力量。只有当我们在一起,才能走得更远,看到更大的星空。

影片的最后,一群人手拉手奔跑,圆环从地面延展到太空,幻化为鸿蒙星光盛典的标识。这是一个圆的完成,也是新的开始。“在一起,就可以!”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科技与人文共生的真理。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岁月里,有更多人加入这场开源鸿蒙圆梦之旅,共同见证一个个“圆”由梦想变为现实。

图说天下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