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人民日报健康号】如今随着时代发展,很多到了退休年龄的“银发族”希望重返职场,继续输出自己积累多年的工作能力和经验阅历,但是以老花眼、白内障为主的年龄性相关眼病却成为他们继续在职场发光发热的阻碍。其实不止老年患者,很多中年人也都经历着视力下降的困扰,如何改善视力成为目前中老年群体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次,蔡司公司为大家邀请到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眼耳鼻咽喉科杨松霖教授。让他为我们分享一下患者如何通过蔡司全视觉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来解决白内障和老花眼问题。
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我深知眼睛对于劳动者的重要性,不同职业对于视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最近我们遇到了不止一例以钢琴演奏为职业或者爱好的患者,因为弹琴要看琴谱,对中等距离的视力要求很高,因看不清而被迫中断音乐之梦。除此之外,像外科医生、科研工作者等对远、中、近距离的视力转换要求较高,医生手术时要看远处灯箱上的片子和监视器里的画面,同时还要近距离操作;科研人员不仅要看远距离幻灯片、中距离的电脑、还要满足近距离操作或使用显微镜的需求;甚至最日常的开车也需要从远距离观察路况到中距离仪表盘之间切换。对于年龄超过45岁的人来说,频繁地切换远、中、近视力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个性化诊疗塑造全程视力
众所周知白内障手术是治疗老花眼、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手段,目前白内障手术水平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阶段,甚至正在逐步迈向屈光性手术阶段。人工晶体的使用从最初的单焦点、双焦点发展到现在的全视觉三焦点人工晶体,已经能够满足人们远、中、近全程清晰的视觉需求。当然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复杂程度高、对于手术的要求更高,最关键的便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综合考量患者的用眼需求、眼部条件、是否有相关性疾病等因素,做出最佳判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手术的安全和效果。
在个性化诊疗方案的制定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名科学工作者,他的年龄比较大,平时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休息日驾车带家人去郊区徒步,所以他来找我做白内障手术提的第一个需求就是能开车。其次,他平时的工作需要近距离的阅读和使用显微镜,还需要使用电脑,以及在学生向他汇报课题时观看远处的幻灯片。术前,他有三四副眼镜但每一副都不能完全满足他的需求。考虑到他的用眼需求和年龄,在对其进行了眼部和身体的全面检查后植入了全视觉三焦点人工晶体。术后复查时,他一进门就说“杨医生,我再也用不着眼镜了,看的清楚生活工作都轻松了很多!”这让我也对高龄高要求患者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此外,还有一位患者是心外科教授,他医术高超、经验丰厚,但是突如其来的白内障让他十分苦恼。当时虽然他的近视力还没有问题,但是中、远距离视力出现模糊,这严重影响到了他日常生活出行,以及手术时看片子和监视器。一名优秀的医者对于患者是何等宝贵,我不想他的职业生涯就此终止。经过与他反复商讨、确定需求,我为其植入了全视觉三焦点人工晶体,术后不到一个月他就重返手术台,不仅看的清楚,手术效率也提升了很多,又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领域继续发光发热。
积极预防筑起眼健康的“防护墙”
预防是最好的治疗方式,劳动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眼睛。如今生活和工作越来越多地要借助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眼睛长时间高强度地面对屏幕,会严重影响眼健康,那么在工作中如何缓解视觉疲劳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
我们缓解眼部疲劳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多看远、少看近,具体到日常我的建议就是遵循“三个20”的原则,即每看近处20分钟,就要休息20秒,休息的方式就是看向20英尺以外(大概六米左右)的地方,让眼睛得到一个短暂的休息。对于一些特殊的岗位,比如说接触紫外线或者接触一些放射线岗位工作者,我们要注意眼部的防护,借助护目镜来保护眼睛。对于一些户外工作者,我的建议要日常佩戴有帽沿的帽子,或者是防紫外线的太阳镜,去避免环境中的紫外线对我们的眼部造成损伤。
积极奋斗更要以健康视力为保障,我呼吁大家携起手来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双眼,把护眼的方法积极运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当眼部健康出现问题做到早检查、早诊治,保持明亮的双眸健康劳动,高质生活。